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免费下载书籍地址:PDF下载地址

精美图片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5183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9
  • 页数:302
  • 价格:1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逯耀东先生1932年生于江苏丰县,后随家迁往台湾。1953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在劳榦先生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北魏与西域的关系》,初窥魏晋南北朝史门径。1961年考入香港新亚研究所,得亲聆钱穆、牟润孙、严耕望先生等诸魏晋史学大家的教言,由牟润孙先生指导,完成硕士论文《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毕业后留任助理研究员,继续研究拓跋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与转变,其成果后结集为《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1968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班,得亲近沈刚伯、李宗侗、姚从吾诸先生,以裴松之《三国志注》为研究范围,论文由三位先生亲自指导。其间曾先后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平冈武夫研究室,再赴香港新亚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完成博士论文《魏晋史学的特色——以杂传为范围所作的分析》,获台大历史系首届文学博士学位,遂受聘任教于台大历史系、辅仁大学历史系。1977年,受香港中文大学之聘,入新亚书院历史系任教,时牟润孙、严耕望先生甫退休,逯先生继任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及“中古史料”等课程,执教新亚十四年之久。1991年,辞聘香江,重返台大历史系,讲授“中国大陆史学”、“传统史学序论”及“中国饮食史”等课程,直至1998年夏退休。

逯耀东先生的研究范围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史学、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文化散文的写作,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历年所撰史学论集、散文集二十馀种。近年,逯先生将其新旧史学论稿与文稿分别辑为《糊涂斋史学论稿》、《糊涂斋文稿》,由东大图书公司陆续在台北出版,其中史学论稿已出版《魏晋史学及其它》、《胡适与当代史学》、《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四种,文稿已出版《窗外有棵相思》、《出门访古早》、《那年初一》、《似是闲云》、《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五种。此外,《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寒夜客来——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之二》由北京三联书店分别于2002年、2005年出版,以其文采粲然、脍炙人口而深受大陆读者的喜爱。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二书是逯先生魏晋史学和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代表作,广为学界所知。《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魏晋处于汉唐之间,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儒家思想失去其原有的权威地位,经学笼罩下的学术纷纷脱离经学的羁绊而走向独立。《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着重考察这一时期史学主流之外出现的一系列非儒家价值体系的新史学写作形式,并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流变,探讨这些新史学写作形式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书籍目录:

导言

北魏前期的文化与政治形态

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

《崔氏食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北魏孝文帝迁都与其家庭悲剧

北魏平城对洛阳规建的影

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

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

附录 试释论汉匈间之瓯脱

作者介绍:

逯耀东,(1932-2005)江苏丰县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首届博士班,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四十馀年,范围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史学、中国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在门阀制度下的婚姻,圈子更小,往往由于门第高下、地望优劣在他们之间分划出许多等级来,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列为一流,广平游氏、河间邢氏、博陵崔氏、顿丘李氏、渤海高氏等又是一流。


虽然高道悦和李彪之间的关系不明,但他们两个同传,可能有不平凡的友谊存在。


琅琊王氏侨居江左,世为显族,太和十七年(493)以家难奔魏,事见《南齐书·王奂传》及《魏书·王肃传》。

肃传称年三十八卒于寿春,时在景明二年(501),由此推溯到太和十七年,则王肃奔魏时年二十三岁。


事实上,即使那些进入长城的边疆民族,最后放弃自己原来享有的文化传统,完全融合于汉文化之中,其历程也往往是非常转折与艰辛的。因为文化接触与融合的因素非常复杂,往往在接触与同和的过程中,一旦早于挫折与阻碍,必须经过不断地再学习、再适应、再调整之后才能完成。而且不论融合或被融合的双方,都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被融合的民族完全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但仍然有某些文化的因子,无法完全被融合而残留下来。这些残留下的文化因子往往在被吸取后,经过转变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成分;不仅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也增强了汉文化的活动力量。


如果农业社会的军事力量超越草原民族,并且深入沙漠,便会在长城外农业与草原的过渡地带,建立许多防卫性的屯垦区,成为小农业社会单位,以拱卫长城防线。不过,一旦农业民族的力量又退回长城,无法控制这些边远地区的防卫据点,草原民族的势力就立即进驻这个地区。

这些分散在长城外的小农业社会单位,在农业民族的力量撤退以后,便斩断和长城内母体社会的文化脐带关系而独立发展。因为地处于农业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很快就形成半农半牧的社会经济形态。草原民族进驻这个地区后,渐渐放弃一部分游牧,采取某种程度的农耕。在那里且牧且耕,等待机会向长城之内渗透。当农业社会民族的力量退缩,而且长城之内的政治或社会情况又在动荡的时候,停留在这个地区的草原民族,便趁机翻越长城,在长城之内建立统治的政权。于是另一个草原民族又迅速递补,进驻这个地区,在那里等待机会进入长城。

那些进入长城的边疆民族,不仅建立政权,而且开始修补长城,更进一步代替农业民族执干戈以卫长城,阻止另一批草原民族入侵,并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采取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渐渐汉化了。至于汉化程度的深浅与缓速,恰和他们居住这个地区时间的久暂成正比。


江北淮南地区,自三国孙、曹对峙以来,就被划为非军事缓冲地区。这个地区在南方称之为“斥候之郊”。所谓“斥候之郊”,即是“非畜牧之所”、“非耕桑之邑”的荒芜地区,因此又称为“边荒”。将这一带划为“边荒”的缓冲地区,南北双方的意见是相同的。

事实上,这个地区土地肥沃,并非不能耕桑,只是南北双方,限制人民进入,任其荒芜而已。其中仍然有人居住,住在“边荒”里的人当时称为“荒人”,他们既不属于江南,也不听命北魏。所以他们可以“起义”抗魏,也可以“作乱”叛命江南。这些“荒人”徘徊在南北对峙势力之间,在双方政治力量达不到的夹缝里求生存。当南北外交关系终止后,“边荒”地区的重要性增强,南北双方都利用这个地区作为过渡,进行文化和经济的非光放往来。这也是在南北双方敌对期间,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绵绵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讨论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边疆民族与汉民族以长城为基线所发生的冲突与调和,对彼此的历史与文化所形成的激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永嘉风暴中,拓跋氏部族最后进入长城,收拾黄河流域边疆民族破坏的残局,建立起较长期的统治政权,接纳东汉以来渗入长城的其他边疆民族。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汉民族作一次彻底的融合而孕育了新的血统与新的文化因子,成为后来隋唐帝国建国的基础。 逯耀东教授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与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与分析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见解精辟,体系自成。

本书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魏晋处于汉唐之间,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儒家思想失去其原有的权威地位,经学笼罩下的学术纷纷脱离经学的羁绊而走向独立。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411+)
  • 一星好评(304+)
  • 差评(646+)
  • 小说多(202+)
  • 下载快(639+)
  • 在线转格式(542+)
  • mobi(660+)
  • 无水印(389+)
  • 已买(363+)

下载评价

网友 仰***兰: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网友 菱***兰:特好。有好多书

网友 谢***灵:推荐,啥格式都有

网友 焦***山:不错。。。。。

网友 孙***夏: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网友 宓***莉: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网友 汪***豪: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网友 孙***美: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网友 詹***萍: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网友 通***蕊: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网友 融***华:下载速度还可以

版权声明

1本文: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站内容除签约编辑原创以外,部分来源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仅供学习参考。
3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服务用户,如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管理员。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违规的相关信息,如发现本站上有涉嫌侵权/违规及任何不妥的内容,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申诉反馈,经核实立即修正或删除。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部分内容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9787506070645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美第奇王朝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集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9787511852847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女人就是要有钱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中国邮票之美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小马宝莉轻松突破识字关键期故事书(注音版) 甩不掉的“跟屁虫”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9787533278038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
  • 热分析技术开发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下载 mobi lrf 网盘 pdf snb kindle 115盘